“我是市自然资源局下沉干部,已完成线上报到,请将我放在条件艰苦、矛盾复杂小区工作。”……近期,渭城区在深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中,积极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市级部门22个党组织3195名党员干部,区级部门58个党组织5667名党员干部,已在渭城区56个社区党组织完成了“双报到”,形成了党建共抓、服务共享、文明共创、稳定共保的良好局面。
线上线下“双报到”,汇聚共治共建力量。在“双报到·为民行”活动中,渭城区积极落实“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协议”机制,市区两级部门党组织列出资源清单,主动上门对接包抓社区党组织需求清单,双方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共建共治共享服务清单,送街道党工委审核把关签字盖章。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双报到·为民行”数字化平台,全面下沉一线开展共驻共建工作,让干部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
据悉,该区新成立了市区干部下沉管理组,制定指导性文件,编制了“双报到”工作流程图,一图在手,报到党组织和党员如何报到、报到后干什么、如何干,社区如何管一目了然。健全完善了“平急转化”机制,平时状态下沉党组织和党员做好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等工作;战时状态实行“扁平化管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推动力量下沉、责任下压、服务下倾。
一网统管赋能,力促基层减负增效。社区党组织将下沉党员干部全部纳入网格党组织进行管理,依托全区298个网格,健全网格“一专四兼”服务队伍,对小区内疫情防控、综治维稳等多项数据收集上传到渭城区综治中心指挥平台进行归类汇总,有效减少了信息重复收集和报送。
该区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为下沉报到党组织和党员统一配发臂章、工作证、志愿者旗帜等规范化标识,成立临时党支部40个,设立党员示范岗119个,建立先锋队48支,选配了48名科级干部任先锋队长,对报到党员进行统筹管理调度,当好社区“参谋助手”,携手做好宣传引导、核酸检测、特殊群体关怀等重点工作,有效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
针对“报而不到、到而不为”问题,该区实行清单化管理,制定了工作任务、工作纪实、为民服务等6张工作清单,把“双报到”“大任务”转化为具体“小项目”,化整为零、以点带面,促使党员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当先锋,打头阵。
推行闭环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问题就是隐患,解决问题就是防风险最直接有效的举措。在积极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伴我行”活动中,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组织系统作风专项行动,运用“双报到”督查和定期报告手段,整治各种突出问题,促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的工作闭环得到进一步优化。
问题要处置,服务更要跟进。在群众需求端,创新开展“微心愿”活动,建立网格服务、结对服务等7种服务模式,线下构建起“群众点单+网格派单+报到党员接单+反馈评价”工作模式,既让社区、网格知道给报到党员“派什么活”,又让报到党员知道“干什么事”,形成报到服务“闭环”。
建立“日纪实、周小结、月汇报、季反馈”工作机制,对下沉干部服务次数、时间、完成工作质量等情况,由社区党组织按时按点如实评议反馈,实现“双重管理、双向服务”,使“小网格”也能协调“大机关”,为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赋能。
“双报到·为民行”,为社区减负增效,基层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以扎实稳健工作作风,为深入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贡献力量。(闫振杰)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