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咸阳 | 一碗面,家乡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3-04-28 15:52:34

专属于家乡的味道——礼泉烙面非遗传承人张学军

山峰聚曰嵕,泉水甘如醴。礼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面食,这就是烙面。

20230428155310635-16-6ce67.jpeg

餐桌上的烙面。

四月,天气转暖,在礼泉县的后村,非遗传承人张学军的家中正在制作烙面。

走到张学军家门口,就看到两个身穿白色大褂的做面师傅正不停地忙碌着,一个在和面,一个在烧灶台。

20230428155310963-33-b9aaf.jpeg

师傅正在拉试面粉筋道。

张学军说:“摊制烙面的两个灶台很有讲究。两个灶台火候各有不同,第一个灶台火力要均匀,在保证面饼不糊的同时又能使其迅速成型;第二个灶台火力要略猛,这样就可以给面饼烙出漂亮的虎皮状。此时,小麦自带的天然香气就会随着炉火温度的升高而愈发浓烈。”

20230428155311312-50-e3944.jpeg

加火烧铁板案。

做面师傅顺滑地在铁板案上刷上一层薄油,紧接着将手伸向离铁板案五厘米高度处感受温度是否合适,待铁板案温度适宜时,向上倒面,紧接着用木铲迅速将面糊向四周摊开,一层薄薄的面饼就形成了。

20230428155311463-57-3f13e.jpeg

初步成型的面饼。

一张张摊制好的面饼被码得整整齐齐,放置几小时后再进行晾晒,最后才能被切成约5毫米的细丝。烙面被浇上滚滚的骨汤,红艳艳的辣椒上再撒上韭菜碎,在骨汤的激发下香气瞬间扑面而来。

20230428155311622-54-b8c48.jpeg

一座城,一碗面,老辈人留下来的烙面手艺,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仍然生机勃勃。长长的面条将食客和家乡紧紧相连,八方食客在这一碗香气十足的烙面中找到了归属感,是一种专属于家乡的味道。(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国章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庞茜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