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7 14:58:09 来源:咸阳日报
核心提示:
旬邑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位于陕西腹地、咸阳北缘,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口,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农业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有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秦直道文化苑、古豳文化博览园、唐家民俗博物馆、赵家洞石窟等知名景点,又有马栏革命旧址、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旬邑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豳风悠扬,这是一块被革命先烈鲜血浸润的红色土地,血脉赓续。
仲夏时节,走进旬邑,微风轻拂,生机盎然,万物勃发。
今年,旬邑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落实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部署为载体,紧扣提质增效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时过半年,旬邑如何抢抓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项目建设、民生改善中干出新的时代成就?7月3日,咸阳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旬邑,感受这座山区小城的新气象、新变化。
项目建设高效
实现发展之“稳”
旬邑大地上,工厂车间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果园地头耕作繁忙……处处洋溢着昂扬奋进的生机活力,时时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当前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穿行于旬邑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无论是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加紧建设的市民文化中心项目,还是从现代农业产业(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到夯实根基的城建工程,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
“大家注意安全,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把钢筋摆放好扎结实,高标准完成任务……”在旬邑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施工现场,钢筋作业负责人梁超一边检查质量一边说。
旬邑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旬东大剧院建设现场。
旬邑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是旬邑2023年民生工程、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分3年建设,主要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城市规划馆;旬东大剧院;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演播中心、科普宣教中心“四馆一院四中心”。
梁超介绍,目前进行的是旬东大剧院地下室顶板钢筋作业,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作业区安排了100多人,确保3天后能按时浇筑。
“这里正在建设的是体育馆,那里要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旬邑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经理张浩说,项目今年计划投资3.2亿元,完成项目主体框架建设任务,以及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等工程,旬东大剧院预计9月底完成整体封顶,整个项目于2025年年底完工。
旬邑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的加速建设,只是旬邑抓项目的一个缩影。截至6月底,旬邑172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其中在建项目124个,已竣工项目48个,完成投资35.23亿元;18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18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9.09亿元。
今年,旬邑秉承“项目至上、服务至上”理念,聚焦“三个年”活动,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马力、加快进度,持续掀起“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新热潮。
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批项目,构成了一个新的增长极。
以“项目”为核心,
旬邑放大视野格局“干”,
革新理念思路“干”,
突出质量高效“干”。
土壤温度和湿度、空气温度和湿度、光照强度……走进职田镇万亩现代设施农业(高山冷凉蔬菜)基地项目的玻璃智能温室大棚,蔬菜生长的环境信息一目了然。
职田镇青村村民吕小玲正在和搭档给圣女果授粉。“这个项目建设特别快,今年开始的,如今第一茬圣女果都上市了;我在这里打工,每天工资100元,一月结一次。”吕小玲说。
万亩现代设施农业(高山冷凉蔬菜)基地项目。
万亩现代设施农业(高山冷凉蔬菜)基地项目,总投资4.28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新型日光温室大棚878座,锯齿型薄膜连栋温室大棚4座,露天蔬菜种植区2000亩。整个项目建设后可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个,年利润8.13万元。截至目前,已新建88座温室大棚。
基地技术员董炳智介绍:项目借鉴寿光经验,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电子商务+订单式种植”发展模式,可带动有意愿蔬菜种植户600余户,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这一农业产业,是旬邑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实践。
水培蔬菜大棚。
医药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旬邑县西北农产品冷链仓储公共冷库项目、职田镇粮食烘干收储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陕西筑美生物医药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你追我赶、竞相建设、加力推进,为旬邑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下半年,要以更严标准执行‘专班推进抓落实’项目建设机制,对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抢阴战晴,挂图作战,力争提前超额完工,确保全部开工。同时,围绕医药康养首位产业,继续引进一批医药产业链供应商配套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高质量项目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旬邑县重点项目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朱毅表示。
营商环境优化
蓄满发展之“能”
走进旬邑政务服务大厅,办税服务专区、企业开办专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民生保障专区……整个大厅温馨而和谐,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公司是县上招商引资来的,今天来是咨询营业执照办理情况,没想到当天就能办理完成。”正在办理事项的贾瑞说,公司主要做农业项目,县上的办事效率增加了他扎根旬邑的信心和决心。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旬邑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全面“升级”政务服务中心,新建了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政务大厅,入驻部门和单位32个,设立办事窗口56个。大厅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629项,其中公共服务事项149项、行政审批事项480项。
“我们组织16名帮办代办人员,在综合导办服务台,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企业和群众不会、不懂的问题进行帮办代办服务,上半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400多次。”旬邑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庚锋说,针对特殊人群推出了上门服务,上半年共送证上门18次,并开展高频事项政务服务下基层流动办理活动,推进营商环境加速向优向好。
旬邑政务服务大厅。
今年,旬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将14个部门76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县同步率达到96.5%。深化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配置更新镇村人员信息189条,首批下放19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高度统一。
同时,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理顺机制、提升效能、优化服务等方面不断突破,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这一点,企业的感受颇深。“今年年初,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用气量增加,需要改造用气管道。当时有疫情,材料不能进来,园区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解决,一个月就完成了改造任务,比我们计划提前了60天。”入驻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的新秦丝路汇农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东说。
“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每半个月来企业检查一次,帮助指导企业整改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发展。”陕西省咔啦可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崔永平说,正是这样优质的服务,让企业不断做大,目前日发单量达到7000多单。
制定印发《旬邑县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分类分部门制定《实施方案任务台账》,明确37个责任单位43项工作任务,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市政公用服务报装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一窗受理,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城乡全覆盖,全过程办电环节平均时长为8个工作日。
依托“四贷促进”服务站,大力开展企业“首贷”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贷等业务。持续扩大向县域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发放创业贷款800余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7761万元,为7家企业申请补助资金262万元。
一项项务实举措、
一次次真金白银支持
……
旬邑打造出了营商环境“新高地”。
“创新推出了税费‘一卡通’‘旬税暖新 非常满意’系列便民办税措施,打造形成‘四体系’服务模式。开设远程帮办中心,及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方位、全流程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旬邑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书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打造更多便民利企的“旬邑模式”,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让在旬企业安心发展,让更多优质企业来旬投资。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
惠民利民之“本”
“要不是镇上干部给群众出点子,帮助大家发展民宿,家里多余的房子就一直空着,现在已经挣了3万元。”旬邑县张洪镇西头村村民习金莲提起现在生活面带笑容。
旬邑县张洪镇按照“规模化、专业化、融合化、联合化”发展思路,在秦家村建成200亩高标准蔬菜大棚,打造了集蔬菜种植、休闲观光、四季采摘、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休闲果蔬“公园”,形成聚合资源、融合发展的良性局面。图为7月3日,工人正在进行大棚蔬菜管理。
习金莲喜悦的背后,是干部作风能力的提升。西头村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今年,张洪镇结合群众家里住房空闲的实际,创新建设了50个高标准共享庭院,促进农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共享庭院打造后,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研学,5月份开始,天慢慢变热,来的人就多了起来,目前已接待600多人,也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群众多了一条增收渠道。”西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东平说。
把群众满意作为改进作风、提升服务层次的标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切实将活动目的与主责主业高度融合。旬邑坚持这一思路,推进作风能力提升走深走实。
作风一变干劲足,能力一提局面新。
时下,
旬邑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
专项活动为契机,
广大党员干部
转作风、抓项目、搞建设、惠民生、谋发展
的画面处处可见。
县城东大街、迎宾大道、商业水街道路与国道211之间交通是个瓶颈。旬邑就投资7500万元,启动旬东环岛建设项目,修筑一座长74米、宽38米的桥梁跨越三水河,改变道路通行状况,方便过往车辆和市民安全出行。
紧邻旬东环岛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实施世纪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可容纳326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30套,配建地下人防设施2000平方米。
中山街、北大街是旬邑县城主干道路和最繁华的商业路段,长期以来,该路段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原道路狭窄,市民出行不便,时常出现交通拥堵,人车混流现象。
“三个年”活动中,县上充分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投资3500万元,对两条街道实施拓宽改造,把原有两车道变为双向四车道,目前工程已经完成90%。“政府今年把路修了,修得比较宽,把堵车问题解决了,这事做得特别好。”市民朱邵楠高兴地说。
在此基础上,旬邑还积极推行“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兴网络化监管模式,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做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推进“标准地”供应,对满足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条件的项目,实行从土地招拍挂出让到开工建设“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目前,已完成太旗食品等12户规模企业评价和6户规模企业排序工作。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未来,旬邑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为载体,激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内在潜能,以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建设更具活力、更有品质、更富时代气息的魅力城市,让广大群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记者手记
走进旬邑,看到的是发展带来的震撼,访到的是群众满满的幸福,听到的是企业、群众对干部作风能力的赞扬。
现代化的园区内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民生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农业产业园里笑声朗朗……这一切,都是旬邑县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惠及大民生带来的成效。
“干部服务企业付出的是‘店小二’的诚心;我们村里妇女能在家门口上班,特别的幸福;城市环境好,政府办事效率高……”采访的每一个对象,都打心眼里道出了心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旬邑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营商环境,过硬的作风,让一个个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旬邑,这些项目宛若一粒粒种子,“栽”下新动能,带来新希望,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我们相信,未来的旬邑会更蹄疾步稳谋发展、惠民生,实现产业兴、群众富。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计划/文 王晓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