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年”活动看咸阳 全媒体行动·走进秦都区

深度咸阳 | 高质量发展 逐浪弄潮看秦都

发布时间:2023-08-22 09:33:07 来源:咸阳日报

核心提示

秦都区因“秦”在此建都而得名,是咸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17个城市社区,区域总面积2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万人。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秦都曾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周、秦、汉、唐等11个封建王朝先后京畿之地,是古丝绸之路西行的第一站、历代商贾云集之重地。秦都区与省会西安“零距离”相接,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关中天水经济圈和西咸一体化的核心区。陇海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福银高速穿境而过,距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公里,距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17公里,占据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和对外开放的绝佳区位。

“村上一园八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怎样利用人工智能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呢?”七月盛夏,秦都区双照街道庞南刘村的会议室里,大学生张皓亮正和同学集思广益。

张皓亮来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这次和他同行的还有12名师生在庞南刘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整理农家书屋、完善村民信息、培训电脑技能、给孩子辅导功课教舞蹈、学音乐……短短半个月,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孩子和村里群众欢迎,也让村“两委”班子受益匪浅。

20230822094327479-84-dfa0c.jpg

秦都桥新风貌。杨晓峰 摄

今年以来,秦都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总牵引,聚焦“市域发展引领区、创新升级先行区、一体融合示范区、党建赋能样板区”建设目标,凝心聚力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持之以恒改作风、提效能、优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呈现加速推进、质效双优的强劲态势。

大项目凝聚发展新合力

8月15日,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华拓新能源材料项目车间里,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试运行。

“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14GW高自动化封装胶膜生产线调试完毕,二期建设20条封装胶膜生产线和1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整体建成后,可满足西北地区30GW光伏组件的配套需求。”陕西华拓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文建说。

华拓新能源材料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分两期建设,预计2024年底全面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年税收6000万元,带动就业300人。

20230822094219411-24-fd05b.jpg_scale.jpg

陕西华拓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外景。实习记者 韩国章 摄

该项目一期占地60亩,主要建设年产14GW太阳能封装胶膜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封装用聚乙烯醋酸乙烯膜(EVA),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挤型POE胶膜(EPE)等。产品融入可再生材料和纳米技术,耐高温、低寒、腐蚀,透光性能强。

“企业自建厂房费时间、投入大,在项目建设中,秦都区相关工作人员全力帮助我们协调解决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其他问题,简化审批流程和审批环节,让我们尽快投产运营。”孙文建坦言。

走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这里形成以正泰电气为龙头的输配电产业集群,以法士特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和以隆基光伏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三个百亿级龙头企业带动了67家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园区,全部达产后,将形成400亿的产业规模。

市装备制造产业园招商局局长张鹏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个重大项目说道:“华拓新能源材料项目建成后对咸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中,秦都区紧扣‘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采取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安排专人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做到‘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全力为企业在园区投资兴业创造最优营商环境。”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上半年,秦都区共引进新兴激光智能制造等高质量项目42个、引资111.2亿元,总投资246.02亿元的60个新建项目,已开工56个、开工率93.3%,其中5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3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4.4%,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

出台务实管用的营商环境新政策

20230822094219214-80-a39f8.jpg_scale.jpg

秦都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办理业务。实习记者 韩国章 摄

“我们申请办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登记两项业务,秦都区行政审批局组织两个科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内部流转和审核,4个工作日后就拿到了两个证件,他们的全流程代办服务真方便!”近日,秦都赛美盛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说道。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更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秦都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先后组织实施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全市营商便利度考评中多次位列优秀等次,受到省政府表彰。

走进秦都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在办税服务厅,15个办税窗口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一问一答之间,实现“业务内部跑”,纳税人缴费人“最多跑一次”。

秦都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以纳税人满意为第一标准,全面推行“365天不打烊”“午间服务不断档”服务举措,确保到厅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缴费人可以通过办税窗口正常办理相关业务,全力推进税收环境更加高效便捷、政策环境更加贴心满意、服务措施精准到位、政商环境更加亲清有度,持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30822094217168-63-afa8f.jpg_scale.jpg

秦都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讲解办事流程。实习记者 韩国章 摄

“今年上半年,我们利用征纳互动平台(电话互动),为纳税人实时解决业务问题2000余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8月15日,秦都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晁鹏龙说道。

秦都区行政审批局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盯“放管服”任务,通过“抓党建、改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打造服务品牌,到7月底,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7126件,新增市场主体4935户,其中企业1806户,个体工商户3129户。

咸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秦都二级平台一季度共收到各类诉求工单4407件,办结4303件,正在办理中104件。

秦都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辖区246户企业落实中省市转型升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各类扶持资金超过4500万元。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建设工作初显成效。邀请第二届“人才兴咸”大会推荐参会嘉宾15名,拟签约项目23个,总签约金额58.895亿元。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主体,秦都区出台务实管用的营商环境新政策、新措施,全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浓厚氛围,让企业经营者安心搞经营、放心谋发展、省心办企业,充分激活经济发展动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转变提升干部作风能力

“有这个驿站,送完快递可以在这里歇歇脚、给手机充电、休息一下。”8月16日,在秦都区古渡街道“骑士驿站”,顺丰速运快递员杜峰佳在咸阳送快递6年,对于古渡街道“骑士驿站”,充满了赞许与认可。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渡街道“骑士驿站”面积200多平方米,设置有沙发、桌椅、按摩椅、书柜等,可满足骑手、快递员休息和日常活动使用。除两个分站外,古渡辖区14个社区分别建立了“骑士驿站”微站点。

谈起设立“骑士驿站”的初衷,古渡街道办党建办主任张雄说:“今年以来,古渡街道办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发展方面,打造‘骑士驿站’,创建党建品牌,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新兴领域,让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就业群体感受到城市温度。”

不仅如此,辖区还制定骑士公约、党员报到制度、爱心积分兑换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创新开设“小驿箱”服务项目及八大管家等项目,运用“党建+新就业+平台经济”模式,让广大骑手、司机、货运人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归属感。

走进人民路街道团结北路社区,在悦邻里服务中心,居民们在这里看书、喝茶、歇脚。

社区于202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2000平方米,设立医康养老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悦邻里服务中心4大服务板块,划分15个功能区,为14个小区提供民生、法律、文化、教育等6大类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以场地换服务,采用“商业+公益”运营模式,积极引入爱尚秦、庄泰医康养、不老帮、哈比树、蚂蚁书苑、瑜伽协会等第三方组织。

近年来,人民路街道团结北路社区创新打造“1+4”小民服务模式,积极破解公共空间运营能力不足、服务不专不精等难题,聚力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探索“1”个城市社区合伙人机制、推行“小民办公”新模式、开展“小民集市”新活动、探索“小民康养”新路子、打造“小民驿站”新阵地,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风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能力高下决定事业兴衰。全市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秦都区研究制定了全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及分工》,细化分解了61项具体工作任务,组建10个督导检查组,开展专项督导两轮。

人民路街道依托“小民先锋队”移动办公桌进小区楼栋,就地化解纠纷76件,完成服务项目1321人次。渭滨街道围绕“11345”社会治理精微工程,探索“红色物业”新模式,设立物业服务“红黑榜”,着力提升服务居民质量。区教育局加速推进彩虹第三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8400个,有效解决“上学难”问题。

20230822094220788-44-5c392.jpg_scale.jpg

汇通面。

以全面增强干部“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为重点,秦都区印发《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规划126期培训项目,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开展“党代表回家了”“代表在基层”系列活动,党的二十大代表、消渡村党支部书记常亚琼宣讲60余场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秦都落地生根。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培训班,组织56名村党组织书记等赴宝鸡观摩学习;举办“秦都大讲堂”5期,邀请中央党校穆占劳等知名教授授课,培训领导干部500余人次。先后组织114名新任科级干部、128名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着力提升秦都干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

记者手记

秦都区因“秦”而生,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产业特色突出,经济基础坚实。今年,秦都区以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为总牵引,聚焦“市域发展引领区、创新升级先行区、一体融合示范区、党建赋能样板区”建设目标,凝心聚力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持之以恒改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一路采访,我们感受到秦都区深抓项目谋划、善抓项目建设、细抓项目保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打造办事高效政务环境、市场满意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政商环境,以“奋斗者”的心态、“服务员”的姿态、“实干家”的状态,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朝前面赶、向深处闯,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展示新作为、彰显新形象、跑出好成绩。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桦 视频 姚坤雨 张鑫鹏


责任编辑:鲁晴晴
扫一扫分享本页